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里清接受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智能電網、電動汽車是我國十二五期間非常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而高效、環保、低成本的儲能電池將是發展這些戰略新興產業的核心支撐技術。釩液流儲能電池具有功率大、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壽命長、綠色環保等一系列獨特優點,在風電、光伏發電、電網調峰、分布電站、通訊基站、UPS電源、電動車充電站、軍用蓄電等領域有著極廣闊的應用前景。
釩液流儲能電池與其他化學儲能電池相比最適合中國發展
現有的化學儲能電池中,鈉硫電池對充放電有特殊控制要求,需要增加2-3倍的冗余,運行溫度高達300℃,金屬鈉一旦與空氣接觸容易燃燒爆炸、制造成本也相對高;鋰電池的電容量有限,金屬鋰與空氣接觸也存在燃燒、爆炸的不安全性,而且在儲電容量方面由于散熱、安全等因素而受到限制,僅適用電網調頻;在充放次數上鈉硫電池、鋰電池都有固定的上限,最多數千次;而目前最常用的鉛酸電池主要應用在小型備用電源領域,而且在壽命、環保方面有較嚴重的問題,2011年我國3000多家鉛酸電池生產企業有90%以上對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鉛污染,需要關停或整改;釩電池充放電次數可超過10萬次,使用壽命達到10年以上,釩電池可以幾乎無限制地多次充放電,且不造成儲能材料性能的衰減,釩電池可支持頻繁大電流充放電,每天可實現充放電數百次,因此電池容量、持續時間、安全環保性、循環壽命等表現最佳的還是釩電池。
目前關于釩電池,政府層面與產業界以及學術界都有共識,認為釩電池最適合中國發展。首先中國釩礦資源豐富,擁有核心技術,通過自主創新,目前中國多家公司已掌握了世界的釩電池關鍵技術,相比其他儲能電池,釩電池有著容量大、效率高、壽命長、響應速度快、可瞬間充電、安全性高、成本低等眾多優點。
我國近年在中大型釩液流儲能電池技術上進步迅速,已有多家國內企業包括北京普能、北京金能、大連融科、上海神力科技等生產的多種型號的液流儲能電池產品進入市場示范運行,而且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國產非氟高分子聚合物自主研發的釩電池離子交換膜,從材料到加工工藝都與杜邦的離子交換膜不同,具有以下優勢:一是規模化生產成本可大幅度降低,為Nafion膜的50%;二是化學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三是阻釩離子滲透性能好;四是機械強度好;五是耐腐蝕能力強。
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近年來電池行業數據測算,釩電池所應用的風電儲能設備和城市調峰儲能設備市場規模將在11000億元左右。因此,國家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又給釩電池產業帶來了歷史性機遇。
中大型釩液流儲能電池是構建新能源、智能電網、電動汽車發展體系不可或缺的環節
中大型的釩液流儲能系統可以適用于風電、光伏、風光互補發電,為新電源發電區、邊防哨所、海島、邊遠地區等離網用戶提供電源,為數據中心、網絡管理中心、通訊系統、企業服務器機房、工業制造、醫院、社區等作不間斷電源和備用電源。{$page$}
目前在常規能源領域,新能源技術主要集中在風電、光伏、風光互補發電上。受國內市場消納能力有限以及國外貿易壁壘的影響,光伏電產業在國內,產能急劇增加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作為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場,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啟動“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國光伏行業遭受嚴重打擊。就風電行業而言,目前限電棄風不可避免,一個裝機容量5萬千瓦的風電場,年利用小時數本應在2500小時到2800小時,但目前的風電出力只有2100到2200小時,這樣算下來一年就會損失500多小時出力,因此,解決光伏電產業內憂外患及風電量就地消納和上網外送的關鍵是中大型釩液流儲能系統。
對于智能電網,通過分配存儲的電力來滿足高峰時期的電力需求,可以增加輸配電系統的容量及優化效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電網峰谷差逐年增大。2010年全國發電設備容量為96219萬千瓦,其中火電70663萬千瓦,占73.4%;水電21340萬千瓦,占22.2%;風電3107萬千瓦;核電1082萬千瓦。火電在發電中的調峰能力差,峰谷差的增加幅度遠大于負荷的增長幅度。因此,在電網中引入中大型儲能系統是實現智能電網平滑輸出、調頻調幅的迫切需求。
新能源電池汽車的發展正處于過渡階段,混合動力、純電動等電動汽車中車載電池的充電問題是大規模發展新能源電池汽車產業鏈的瓶頸之一,完善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重要保障。我國城市多為高層住宅,解決充電問題必須在現有停車的路邊、小區停車處、地下車庫等夜間存放汽車的地方,安裝智能充電柱,提供充電服務。而中大型的不間斷液流儲能電池可以實現智能充電功能。
作為一種儲能單元與電網進行雙向電能轉換,接入電網的電動汽車數量足夠多時,作為分布式儲能裝置可以有效地用于削峰填谷、平衡負荷等。特別是在將來可能形成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較高的微電網系統中,通過智能充電柱上電動汽車的合理充放電,可有效平衡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幫助電網有效接納可再生能源發電。
發展中大型釩液流儲能電池的政策建議
1、從關鍵技術、關鍵材料尋求發展突破
離子交換膜技術是釩液流儲能電池的核心,離子交換膜技術則是首先需要取得突破的核心。釩電池國內目前除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之外,均依賴美國杜邦公司提供,或采用類杜邦技術的再生、仿制隔膜。
政府在推動儲能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制定上,應從關鍵技術、關鍵材料入手,加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企業、研究機構的研發扶持力度,以及產業化能力建設的推動,為儲能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奠定國產化的基礎。
2、鼓勵儲能技術示范應用,加快發展速度
政府對液流儲能電池項目研發與示范支持、經費扶持力度和日美等國相比遠遠不夠。政府應加大儲能技術應用示范項目支持,特別是應該盡快出臺推動液流儲能電池技術應用的財政補貼支持政策,推動儲能技術的產業化發展。
將儲能技術與具有聯動效應的風電、光伏電、智能電網、備用電源、應急電源、充電站等相關領域的政府支持研發、示范項目進行配套捆綁,加快液流儲能電池技術與不同應用領域的合作示范運行,為未來釩電池在不同應用領域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奠定基礎。 {$page$}
3、加快技術標準、技術規范制定,推動儲能技術應用
對于風電和光伏電等新能源項目,政府可通過政策規定或標準規范要求液流儲能電池技術的配套,減少并網時波動性對電網控制、管理的沖擊。
政府應盡快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建立并網認證和檢測制度,引導在風電、光伏發電系統中儲能技術的應用,同時規定電網公司對滿足并網規范的電能必須全額接收。這樣既保障了電網的穩定運行,也利于風電、光伏發電的良性發展,同時也能促進儲能產業加快發展。
4、從節能減排的國家戰略角度理順能源利用價格體系
政府應從節能減排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理順能源價格體系,可以實施對使用非環保的化石能源應用增加資源稅、環境保護稅,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給予稅收及貸款優惠、進行財政補貼、實施峰谷電價、兩部制電價和儲能電價等不同的電價等優惠政策,加強儲能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