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維深電子技術公司最新推出射頻電表,具有防盜電、遠程查表、加強資產管理等優點。
維深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維深集團下屬子公司之一,專業從事射頻識別(RFID)技術開發、射頻標簽應用設計、射頻識別設備開發、數據采集中間件平臺設計、數據采集與企業執行系統解決方案、系統集成。
射頻識別技術運用于電表的發展過程,是從用戶的需求中發掘應用,從應用中探索需求的過程。不久前,在電力管理部門的射頻電表試點總結會上,RFID應用領域資深專家、維深電子技術有限公司CEO張革軍先生更是大膽預測:“未來的2、3年中,射頻電表在工業中必將被廣泛應用”。
近來,在百姓享受電器化生活和電力帶來便利的同時,用電的成本越來越成為用戶關心的問題。而對于電力部門來說,供電的管理卻是一個多年來始終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隨著中國用電量不斷推向新的高峰,而逐漸走向尖銳化。預計2005年全國用電量將在2004年的基礎上增長8.5%,年用電量為22682億千瓦時,凈增約1770億千瓦時,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緊張,拉限電的負荷和電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與此同時偷漏電的現象也愈演愈烈,據北京供電局副總經濟師謝志國透露,北京電力一年被盜用超過兩億度,在北京市查處的盜電行為中,工業占53%、工商部門占19%、居民占12%、農業占7%。國家每年由于電力能源被盜,企業不規范用電等原因而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由于傳統電表在表箱安裝、電表設計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容易被用電者盜電的因素,所以新型電表的設計和應用已經提上了電力管理部門的日程。
電表的發展歷程
電表,一直是用電管理的主要手段。從電表管理發展歷程中,我們也同時能夠看出中國電力發展和后續管理的歷程。 大體上,電表的管理從手工抄表、IC卡管理向自動化管理過渡。 在傳統的人工抄表時代,電力部門為用戶安裝普通計量電表,按固定的時間由管理員上門抄表和收費。這種工作方式需要管理人員多,工作量大;優點是計量儀表成本低,采用付費方式容易被用戶接受,基本不存在用戶能源被切斷問題。
隨著IC存儲卡式電表的誕生,電表在傳統計量模式上有了質的飛躍。 IC卡管理著重解決的是手工抄表過程中計量失誤造成的管理不便。IC卡收費方式為用戶安裝具有IC卡接口的計量儀表,通過IC卡作為傳輸介質,在用戶和管理部門之間傳輸信息,自動實現計量儀表的抄收以及繳費工作。這種方式成本較高、信息傳輸不及時(由于讓用戶充當信息傳遞通道,造成了信息傳輸的不及時),特別是這種方式記費也沒有體現管理部門服務的意識,不符合現代公共事務管理中的服務要求。但總體上,由于IC卡收費方式實現了抄表、收費、控制的三位一體,徹底杜絕了欠費現象的發生,管理人員和管理費用少,所以得到普及,(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的推崇)。
隨著公共事務中對客戶服務意識的增強和消費者對于自身時間和消費便利要求的提高,電表自動化管理提上了管理部門的議事日程。簡單的說,自動化電表是為用戶安裝具有通訊能力的計量儀表,通過通訊網絡系統自動完成用戶計量儀表的數據抄收,再通過金融網點方式以自動或人工方式完成繳費。這要求電表的應用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人力,并很容易實現系統的實時監控。電表使用功能的不斷完善,可以令電表用戶的規范用電、電力部門的工作流程變得更加自動化、更科學。
電表自動化,無線射頻是關鍵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從八十年代起走向成熟的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是一項易于操控,簡單實用且特別適合用于自動化控制的靈活性應用技術,其所具備的獨特優越性是其它識別技術無法企及的。這項技術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價值,應用在電表的管理上只是其中之一。射頻技術與其他自動識別技術比較而言,射頻技術具有讀取信息防沖撞、標簽防污損、可以隨意修改讀寫標簽內信息,以及標簽存儲信息量大等優勢。這些優勢使射頻技術滿足了電力行業的許多應用需求,解決了電力行業作業過程中的眾多問題。
1、防盜電
利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對電表進行管理,最為重要的意義體現在防盜電的功能上,傳統電表在表殼結合處采用鉛綴封裝,這種方式雖可以防止電表被隨意拆封,但不能徹底杜絕這種現象,因為封裝鉛綴容易被自行更換,而且當相關部門檢查電表時也不容易發現是否做過拆封。使用具有全球唯一ID碼的射頻標簽進行管理就可以徹底解決此類問題,將射頻標簽的外封裝形式選取易破損材料,并且貼至表殼結合處,如果使用者擅自撕毀標簽,標簽內芯片以及天線就會被損壞,讀寫器無法正確讀取提前注冊給該企業的UID號碼,此時意味著該電表已經被用戶不正當使用,相關部門會對該用戶進行調查,這項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用戶用電量的真實程度,杜絕了企業盜電的現象。
2、遠程查表
當電表集成了射頻技術之后,射頻電表改變了傳統抄表,查表的方式,節約了查表時間,保證了抄表時數值的準確性。當查表人員在抄表現場打算進行抄表時,只需要將手持射頻抄表設備對準射頻標簽,標簽內的相關信息即可將此臺電表的相應數據采集到手持設備中,同時,這些數據被實時返回到后臺PC機內的數據庫中進行數據處理,真正實現了數據精確采集的目的。
3、資產管理
電表在工業中的應用數量是十分龐大的,北京市每年工業及民用電表的需求量高達260萬只,當電力部門將電表采購回本企業庫房內時,進行庫房內的資產管理就可以應用到射頻技術的一項特性---“防沖撞” ,(所謂防沖撞是指可同時讀取多個射頻標簽的特性,射頻標簽的讀取速度非常的快,以毫秒級來計算),因此在應用的過程中我們會切實感受到40個以上的射頻標簽可被同時讀取的強大功能,在進行庫房盤點、大量貨品出入庫的時候射頻技術可以將大量貨品迅速盤點完畢,并實時將記錄存放在計算機后臺數據庫內。同時,在庫房門口安裝射頻天線及固定讀寫器,貨品出入庫時可瞬間做出入庫記錄,本來大量的工作由于一個小小的射頻標簽,變得非常簡單快捷。
維深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維深集團下屬子公司之一,專業從事射頻識別(RFID)技術開發、射頻標簽應用設計、射頻識別設備開發、數據采集中間件平臺設計、數據采集與企業執行系統解決方案、系統集成。
射頻識別技術運用于電表的發展過程,是從用戶的需求中發掘應用,從應用中探索需求的過程。不久前,在電力管理部門的射頻電表試點總結會上,RFID應用領域資深專家、維深電子技術有限公司CEO張革軍先生更是大膽預測:“未來的2、3年中,射頻電表在工業中必將被廣泛應用”。
近來,在百姓享受電器化生活和電力帶來便利的同時,用電的成本越來越成為用戶關心的問題。而對于電力部門來說,供電的管理卻是一個多年來始終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隨著中國用電量不斷推向新的高峰,而逐漸走向尖銳化。預計2005年全國用電量將在2004年的基礎上增長8.5%,年用電量為22682億千瓦時,凈增約1770億千瓦時,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緊張,拉限電的負荷和電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與此同時偷漏電的現象也愈演愈烈,據北京供電局副總經濟師謝志國透露,北京電力一年被盜用超過兩億度,在北京市查處的盜電行為中,工業占53%、工商部門占19%、居民占12%、農業占7%。國家每年由于電力能源被盜,企業不規范用電等原因而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由于傳統電表在表箱安裝、電表設計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容易被用電者盜電的因素,所以新型電表的設計和應用已經提上了電力管理部門的日程。
電表的發展歷程
電表,一直是用電管理的主要手段。從電表管理發展歷程中,我們也同時能夠看出中國電力發展和后續管理的歷程。 大體上,電表的管理從手工抄表、IC卡管理向自動化管理過渡。 在傳統的人工抄表時代,電力部門為用戶安裝普通計量電表,按固定的時間由管理員上門抄表和收費。這種工作方式需要管理人員多,工作量大;優點是計量儀表成本低,采用付費方式容易被用戶接受,基本不存在用戶能源被切斷問題。
隨著IC存儲卡式電表的誕生,電表在傳統計量模式上有了質的飛躍。 IC卡管理著重解決的是手工抄表過程中計量失誤造成的管理不便。IC卡收費方式為用戶安裝具有IC卡接口的計量儀表,通過IC卡作為傳輸介質,在用戶和管理部門之間傳輸信息,自動實現計量儀表的抄收以及繳費工作。這種方式成本較高、信息傳輸不及時(由于讓用戶充當信息傳遞通道,造成了信息傳輸的不及時),特別是這種方式記費也沒有體現管理部門服務的意識,不符合現代公共事務管理中的服務要求。但總體上,由于IC卡收費方式實現了抄表、收費、控制的三位一體,徹底杜絕了欠費現象的發生,管理人員和管理費用少,所以得到普及,(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的推崇)。
隨著公共事務中對客戶服務意識的增強和消費者對于自身時間和消費便利要求的提高,電表自動化管理提上了管理部門的議事日程。簡單的說,自動化電表是為用戶安裝具有通訊能力的計量儀表,通過通訊網絡系統自動完成用戶計量儀表的數據抄收,再通過金融網點方式以自動或人工方式完成繳費。這要求電表的應用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人力,并很容易實現系統的實時監控。電表使用功能的不斷完善,可以令電表用戶的規范用電、電力部門的工作流程變得更加自動化、更科學。
電表自動化,無線射頻是關鍵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從八十年代起走向成熟的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是一項易于操控,簡單實用且特別適合用于自動化控制的靈活性應用技術,其所具備的獨特優越性是其它識別技術無法企及的。這項技術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價值,應用在電表的管理上只是其中之一。射頻技術與其他自動識別技術比較而言,射頻技術具有讀取信息防沖撞、標簽防污損、可以隨意修改讀寫標簽內信息,以及標簽存儲信息量大等優勢。這些優勢使射頻技術滿足了電力行業的許多應用需求,解決了電力行業作業過程中的眾多問題。
1、防盜電
利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對電表進行管理,最為重要的意義體現在防盜電的功能上,傳統電表在表殼結合處采用鉛綴封裝,這種方式雖可以防止電表被隨意拆封,但不能徹底杜絕這種現象,因為封裝鉛綴容易被自行更換,而且當相關部門檢查電表時也不容易發現是否做過拆封。使用具有全球唯一ID碼的射頻標簽進行管理就可以徹底解決此類問題,將射頻標簽的外封裝形式選取易破損材料,并且貼至表殼結合處,如果使用者擅自撕毀標簽,標簽內芯片以及天線就會被損壞,讀寫器無法正確讀取提前注冊給該企業的UID號碼,此時意味著該電表已經被用戶不正當使用,相關部門會對該用戶進行調查,這項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用戶用電量的真實程度,杜絕了企業盜電的現象。
2、遠程查表
當電表集成了射頻技術之后,射頻電表改變了傳統抄表,查表的方式,節約了查表時間,保證了抄表時數值的準確性。當查表人員在抄表現場打算進行抄表時,只需要將手持射頻抄表設備對準射頻標簽,標簽內的相關信息即可將此臺電表的相應數據采集到手持設備中,同時,這些數據被實時返回到后臺PC機內的數據庫中進行數據處理,真正實現了數據精確采集的目的。
3、資產管理
電表在工業中的應用數量是十分龐大的,北京市每年工業及民用電表的需求量高達260萬只,當電力部門將電表采購回本企業庫房內時,進行庫房內的資產管理就可以應用到射頻技術的一項特性---“防沖撞” ,(所謂防沖撞是指可同時讀取多個射頻標簽的特性,射頻標簽的讀取速度非常的快,以毫秒級來計算),因此在應用的過程中我們會切實感受到40個以上的射頻標簽可被同時讀取的強大功能,在進行庫房盤點、大量貨品出入庫的時候射頻技術可以將大量貨品迅速盤點完畢,并實時將記錄存放在計算機后臺數據庫內。同時,在庫房門口安裝射頻天線及固定讀寫器,貨品出入庫時可瞬間做出入庫記錄,本來大量的工作由于一個小小的射頻標簽,變得非常簡單快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維深電子推出射頻電表,徹底堵住偷漏電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4-12/2004122210539.html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4-12/20041222105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