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G網絡設備市場規模未來6年達3105億
2006/2/28 18:33:43
南京銀線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
中國的3G牌照雖然仍然沒有發放,但是易觀國際日前發布的《中國3G網絡部署專題報告2006》中指出,中國的3G牌照無論以怎樣的形式發放,未來的3G網絡建設都將只是在目前3個現存2G網絡上演進。易觀分析師指出:“中國移動的GSM網絡會進一步演進到WCDMA,中國聯通的GSM網絡會演進到TD-SCDMA,而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會演進到CDMA2000。在這個假設條件下,易觀的預測是:中國3G用戶數今后6年的累積(2006-2011)可達2.6億,3G網絡裝機容量可達3.5億門。而累積3G主設備投資(不包括傳輸、電源和基建等配套)6年累積可達3105億元。”
而在3G發展的頭兩年(2006-2007),3G用戶數將發展至2588萬人,而3G主設備市場容量可達1194億元。易觀國際此報告中還指出,3G的設備的運營商投資規模較大,存在巨大市場商機,競爭激烈程度將遠超過2G設備市場。國外設備供應商和本土供應商將同臺競技,3種制式設備供應市場的總體市場集中度將一改2G市場高集中度的狀態。另外,到2010年中國的3G用戶數量將超過一個億,這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市場。3G為整個產業鏈都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運營商、設備生產商、終端廠商、SP/CP等產業鏈各環節都將不斷尋找最能刺激消費需求的業務形式,動態重構新的產業生態環境。它們之間的新利益秩序將在國家政策、資金、技術力量等各種因素的搏弈下逐漸清晰。
新技術以及解決方案的導入將成為3G商用業務運營的重要戰略推動力量,并促進產業機制發生變化。DRM、GPS等解決方案的引入,將促進行業相關的技術規范、標準的快速融合和發展,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作為新的技術平臺,除了推動與原有的業務結合創新,同時創生了新的業務形態,其帶來的是移動增值服務相關領域產業新的商業規則的構建。另一方面由于相關的應用開發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介入,產業鏈擴展以及產業架構將得到進一步的重構。
易觀國際即將在今年3月22日,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中國3G創新高層論壇”上,來自業界的專家將就國內SP/CP 3G業務創新實踐、推動3G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海外運營商3G創新最新案例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內容涵蓋產業政策、3G規劃、技術方案、系統開發、網絡建設、系統試驗、設備測試、3G運營、業務模式等各個方面!坝3G創新,SP轉型專場”將就SP如何成功轉型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同時,還將進行“最具3G創新潛力SP”和“最具3G創投價值案例”的頒獎。
而在3G發展的頭兩年(2006-2007),3G用戶數將發展至2588萬人,而3G主設備市場容量可達1194億元。易觀國際此報告中還指出,3G的設備的運營商投資規模較大,存在巨大市場商機,競爭激烈程度將遠超過2G設備市場。國外設備供應商和本土供應商將同臺競技,3種制式設備供應市場的總體市場集中度將一改2G市場高集中度的狀態。另外,到2010年中國的3G用戶數量將超過一個億,這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市場。3G為整個產業鏈都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運營商、設備生產商、終端廠商、SP/CP等產業鏈各環節都將不斷尋找最能刺激消費需求的業務形式,動態重構新的產業生態環境。它們之間的新利益秩序將在國家政策、資金、技術力量等各種因素的搏弈下逐漸清晰。
新技術以及解決方案的導入將成為3G商用業務運營的重要戰略推動力量,并促進產業機制發生變化。DRM、GPS等解決方案的引入,將促進行業相關的技術規范、標準的快速融合和發展,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作為新的技術平臺,除了推動與原有的業務結合創新,同時創生了新的業務形態,其帶來的是移動增值服務相關領域產業新的商業規則的構建。另一方面由于相關的應用開發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介入,產業鏈擴展以及產業架構將得到進一步的重構。
易觀國際即將在今年3月22日,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中國3G創新高層論壇”上,來自業界的專家將就國內SP/CP 3G業務創新實踐、推動3G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海外運營商3G創新最新案例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內容涵蓋產業政策、3G規劃、技術方案、系統開發、網絡建設、系統試驗、設備測試、3G運營、業務模式等各個方面!坝3G創新,SP轉型專場”將就SP如何成功轉型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同時,還將進行“最具3G創新潛力SP”和“最具3G創投價值案例”的頒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中國3G網絡設備市場規模未來6年達31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6-2/2006228183343.html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6-2/20062281833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