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芝研究開發中心開發了燃料電池小型改質器。可從二甲醚(DMA)及甲醇等碳素燃料中提取氫氣。
此次試制的改質器為手掌大小,1分鐘內注入50ml的DME和200ml水并加熱到+350℃,可產生200ml氫氣。如果將產生氫氣供給固體高分子燃料電池的話,可發電20W左右。
改質器在金屬底板上形成幾十條深4mm、寬150μm的細溝,在溝的表面附著促進化學反應的Pt類觸媒。金屬底板的詳細情況沒有公布,但據該公司介紹,與使用石英和硅的其它公司產品相比,加工簡單、易形成深溝。同時還采用了可與附著非Pt觸媒的金屬底板配合使用、去除導致燃料電池性能惡化的CO的功能。
手機燃料電池主要采用的是直接將甲醇供給電解質膜的直接甲醇型電池,但存在能量轉換效率低的問題。如果能夠利用改質器生成的氫氣的話,就有望實現小型高功率燃料電池。
詳細情況東芝將在2006年3月28日開始在東京工業大學召開的化學工學會上,以“基于微通道的DME改質器可產生相當于發電20W的氫氣”為題進行技術發表。
此次試制的改質器為手掌大小,1分鐘內注入50ml的DME和200ml水并加熱到+350℃,可產生200ml氫氣。如果將產生氫氣供給固體高分子燃料電池的話,可發電20W左右。
改質器在金屬底板上形成幾十條深4mm、寬150μm的細溝,在溝的表面附著促進化學反應的Pt類觸媒。金屬底板的詳細情況沒有公布,但據該公司介紹,與使用石英和硅的其它公司產品相比,加工簡單、易形成深溝。同時還采用了可與附著非Pt觸媒的金屬底板配合使用、去除導致燃料電池性能惡化的CO的功能。
手機燃料電池主要采用的是直接將甲醇供給電解質膜的直接甲醇型電池,但存在能量轉換效率低的問題。如果能夠利用改質器生成的氫氣的話,就有望實現小型高功率燃料電池。
詳細情況東芝將在2006年3月28日開始在東京工業大學召開的化學工學會上,以“基于微通道的DME改質器可產生相當于發電20W的氫氣”為題進行技術發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東芝開發成功燃料電池小型改質器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6-3/20063309438.html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6-3/200633094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