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星期五。一家名片上標注為“太原金迪華通科技”的IT商,中午12點還在向商家調貨,下午13:30分左右卻突然人去樓空,卷走了二十五家商戶近25萬元的貨物,瞬間蒸發,其速度之快讓很多商家猝不及防。
又現黑色星期五
與廣東頻頻上演的渠道跑路案非常相似的是,太原的這起跑路也鎖定了星期五。11月23日,星期五,下午15:30分左右,記者接到報料:一公司卷走二十多家商戶的貨物瞬間蒸發。
在現場,一位受害渠道表示,“他的速度太快了。吃午飯時,我還看到‘金迪華通’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一頓飯的功夫,就人去樓空了。”
據記者了解,“金迪華通”以有行單、網吧接單等名義在前一天和星期五當天上午向渠道商大量調貨,并于中午13:30左右瞬間蒸發。記者從一受害商戶處拿到的受害商戶登記報案記錄上了解到,此次跑路,“金迪華通”共卷走了二十五家商戶近25萬元的貨物。被卷貨物從顯示器、主板、內存、機箱電源、移動硬盤、網卡+資費、殺毒軟件、UPS、電池、傳真機、整機到筆記本等等,涉及產品范圍之廣,貨物之多,轉移產品之快都無不讓人震驚。
被卷的商戶中,三家UPS電源商被卷5萬余元,一商戶被卷120套價值12700元的殺毒軟件,兩家經營品牌機商戶被卷1萬余元外,其余近16萬元的貨物都是從DIY商家處調取。
但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品牌機商家對渠道調貨的管理可能更為嚴格,對沒有信用額度的商戶調貨也更為慎重。據一位受損商戶介紹,此次受損的商戶普遍只持有公司出貨給“金迪華通”的出庫單,連欠條都沒有。致使到派出所報案登記時,定位為“經濟詐騙案”轉到小店區經偵大隊后,因為沒有相應的“合同”和“欠款證明”而又轉到刑偵處,立為“詐騙案”。
有預謀的慣犯作案?
“李偉前期和我們的合作非常好,每次拿貨說好了的結款時間一到,都會很痛快地結款,從來都不拖欠,而且在合作中感覺李偉的人也比較誠懇。他說他有客戶,只要給他貨就行了。合作一段時間后,上周四他突然說在大同中了個行單,壓款比較多,資金流有限,周五下午就可以結款。而且還誠懇地要求我們給他們派一位工程師到施工現場給予技術支持。由于現在IT市場信用缺失,一開始我堅持要他付款提貨,但他很真誠地介紹了很多和行業用戶間的價格談判及客戶要求,UPS必須是APC的,電池必須是松下的。想到就一天時間,就把貨給他了。但我堅持讓他給我寫下了欠條。” 一位受損15000余元的商戶對記者說,“沒想到,還是中招了。回頭想想,我感覺這個人絕對是個慣犯。一方面他對IT還是很了解的,從我們公司調的貨都是好出手的知名品牌;另一方面,他對商家和行業間的運作也了解,極易迷惑商家。”
而且,從事后商戶手中拿到的李見偉、侯斌兩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來看,兩人的身份證全系偽造。可見這個現身3個月之久的“金迪華通”跑路案絕非偶然,而是蓄謀已久的。
據一受損商家介紹,“金迪華通”公司的三人中,除李見偉以“李偉”的名義負責和渠道溝通調貨等日常往來外,他還見到過一個留著“一字胡”的人,他懷疑此人極有可能就是操縱者。受害商家表示,“金迪華通”跑路的兩名員工操山東或河南口音。
故伎重演的背后
從此次“跑路案”來看,“金迪華通”除了使用前期和商戶合作中用小金額快速結款的方式來迷惑商家,樹立在IT圈的信譽外,還采用2006年跑路案的手法,即放棄利用小柜臺作案的方式,進駐寫字間,以公司相對穩定、有實力和經營終端行業用戶的虛假表象迷惑商家。
“他們前期和我們結款都非常利索,也很講信用。但每次的賒欠基本上都集中在300-1000元之內,絕對沒有超過1000元的賒欠。但最后跑路的一單卻一下提貨15000多元。” 一位受損商家表示。
“金迪華通”借助虛假的信用現象和商家在渠道間賒欠的慣例,僅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迅速博得了二十五家商戶的信任,瞬間卷走了近25萬元的貨物。透過 “金迪華通”故伎重演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IT渠道間的一個電話、一張出庫單簽收就送貨上門的賒欠慣例,給跑路者提供了很大可乘之機。而不驗證對方的來路、出處以及對商家信用度管理的缺失,使得眾多的DIY商紛紛成為“跑路案”的受害群。如果在前期的調貨往來中,商家能夠通過確認“金迪華通”人員的身份,在身份證件網上驗證一下,就極易識破跑路者的假證身份;如果前期能夠強化對賒欠公司信用額度的梳理,看到“金迪華通”以千元以下的信用挑戰商戶幾萬元的調貨額,也許可以避免遭遇跑路。
又近年關,謹防跑路
在IT利潤日趨微薄和渠道信用缺失的狀況下,為了積極應對渠道產生的死壞賬,近年來,IT渠道商已經較之以往謹慎了很多,盡管如此,但幾乎年年來襲的渠道跑路案都有渠道商難逃其劫。
從“金迪華通”的跑路案來看,雖然,其用來迷惑商戶的方法都具有很大的漏洞,但還是有這么多商戶受害。渠道商該如何積極應對渠道跑路案,謹防上當呢?
首先,建立信用管理,謹慎賒欠。公司應該設立往來商戶的信用監管,對和公司往來的時間、往來賬的金額等進行密切的監視;不要輕易放賬給短時間和公司合作的商戶,特別是對那些來往時間短、小金額賒欠信用較好的新商戶更要多加留意。一旦此類商戶突然大金額調貨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現金交易。
其次,驗證新合作公司的來路和出處。對和自己合作的新公司存在賒欠往來時,要驗明對方身份。商家只需將對方的身份證號在身份證驗證網上一查,即可確定對方身份證件的真假。對持假身份證者不要賒欠,以防其設圈跑路。
第三,多和渠道間的合作伙伴溝通,了解新商家的動向。此次“金迪華通”跑路時,基本上是集中在一天半的時間內大批量調貨。如果受害的商家間溝通順暢,大家能夠及時了解到“金迪華通”短時間之內大批量調貨,也可以看出其不良動向和“跑路端倪”,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損失。
編輯:ronvy
來源:電腦商情報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7-12/2007124934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