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認為目前電力工業節能減排現狀如何?
趙希正:到去年年底,我國煙氣脫硫裝機已有1.5億千瓦左右。與2000年年末相比,脫硫裝機容量增加了約29倍,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30%以上,與美國當前的煤電脫硫裝機比例持平。由于電力用煤占到全國煤炭消費量的60%以上,而電力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占全國排放量的60%以上,所以,這個下降率對單位GDP能耗下降的貢獻是巨大的。另外,由于電廠二氧化硫排放具有集中性和可控性的特點,“十一五”期間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削減,實際上將承擔全國削減任務的90%以上,可謂任務艱巨。
記者:您認為當前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趙希正:第一,節能減排的潛力并不完全清楚。長期以來,我們的習慣做法是與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較。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高速發展,這種方法已經難以適應需要。我國的發展并非一定要遵循發達國家的老路。而且隨著我國電力工業增量部分的快速擴張,及對存量部分的不斷改造,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因此,節能減排潛力大小的本質問題,是如何確定我國能源、環境、經濟三者間平衡點的高低問題,而不是與國外節能減排水平作簡單類比。
第二,節能減排的機制并未真正建立。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是基本國策,但是真正地把節能減排納入法制化的軌道還有相當的差距。如節能減排目標的確定、責任的分解及監督等方面,大多數情況下仍然采用的是行政管理手段,如簽訂責任書,甚至是通過“風暴”的方式進行。再如,有關火電廠二氧化硫的控制要求中,有濃度、排放速率、電廠總量(P值法和績效法)、行業總量、區域總量控制等要求;環境管理手段有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排污收費等十多種管理要求,卻存在著法規不配套、不協調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況。又如,多年來存在的無序電力建設問題,卻只能說是“違規”很難說是“違法”。以政代法雖然在
一時、一事、一域上有一定作用,卻容易造成對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沖擊,不利于長期、穩定、科學、低管理成本的節能減排。
第三,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的作用并未有效發揮。以減排為例,在我國火電廠煙氣脫硫裝置大規模建設的同時,建成的煙氣脫硫裝置沒有很好運行甚至不運行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政府既有監督不力的情況,也有相關經濟政策如電價政策、排污費用于污染防治政策等不到位的情況,還有依法行政不力問題;二是部分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環境意識不強、依法治企不夠;三是沒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行業自律機制缺失。究其本質,還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兩種機制在相互博弈中誰占上方的問題。
記者:請問您對做好電力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有哪些建議?
趙希正:要做好電力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我個人認為應通過四個方面加以推進。
第一,加快法制建設的進程。將現行的節能減排理念、指標、要求、機制等通過法制的方法加以確定,并充分注意相關法規間、法規要求與行政要求的協調性、一致性。
第二,科學制定與分解節能減排目標。與時俱進,對節能減排目標的制定與分解進一步加強科學研究,尤其是在節能減排潛力分析上,標準、規范制定上,應建立起符合我國當前國情和發展戰略要求的體系。
第三,加快完善節能減排的市場機制。要堅定不移地加快推進市場機制發展,逐步用市場機制代替現行的一些不恰當的計劃或者是行政手段。
第四,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在市場經濟中,行業協會的作用是機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當行業自律機制真正建立并實施之時,也是政府監督有效作用發揮、企業自覺依法治企之日。
編輯:news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7-3/2007313939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