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核達中遠通電源技術有限公司海外市場部總監唐伏良:隨著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與通訊配套的開關電源產品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產品分類上看,大致可分為AD/DC,DC/DC兩大類。多年來產品應用的技術發展,造成業界對DC/DC電源的認識形成了一定的誤區,認為DC/DC難做,AC/DC易做。
在會議上,唐先生結合自己及公司十多年來開關電源的經驗,在此提出一個相反的觀點:DC/DC電源從電路拓撲,電磁環境,可靠性各方面的要求都比AC/DC容易實現,DC/DC電源好做,AC/DC難做。
唐先生認為,目前我國的電源技術與國際先進技術相差已經不多,AC/DC、DC/DC對于系統而言,都承擔著重要角色,即負責系統電能轉換和傳送。其在系統中的角色相當于人體心臟的作用,一旦出現問題,系統就會停止工作。通訊產品一般所需要的可靠性都非常高。所以國內外很多廠家針對電源產品的投入都是非常之大,電源產品的可靠性也越來越高。
盡管如此,AC/DC與DC/DC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從產品設計,器件選擇要求,可靠性目標實現等方面來看:AC/DC遠比DC/DC復雜,難做,這是多年從事AC/DC電源研發,生產的深切體會。
首先從輸入端對比來看,AC/DC遠比DC/D要難做。AC/DC因為直接連到公網,眾所周知公網狀況是非常復雜的,有的市電直接為小水電,晚上可高達350VAC以上;有的接錯相線直接電壓就為380VAC,低壓也可以達到130伏以下。再加上公網連接有許許多多輸入特性不同的設備,有感性負載,有容性負載,電網上有很多尖峰雜訊,和多次諧波成份,雷雨天氣的感應雷等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公網更加復雜。而DC/DC的輸入電壓一般來自整流器或者蓄電池,常用的電壓有12V/24V/48V/60V等4種,整流器就是AC/DC,已經經過一次隔離。
其次從器件選擇,可靠性目標達成上看,AC/DC設計比DC/DC難做。從上面的描述來看,AC/DC直接面臨高壓,輸入端器件的選擇,尤其是功率MOSFET,電壓越高,導通壓降和開關損耗越大,電源的熱設計越難滿足,其它二極管,三極管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高壓難選,低壓好選。同時AC/DC電源需要符合的安規等級遠比DC/DC高。從電路結構來看AC/DC一般要兩級變換,而DC/DC只需一級變換即可,而且DC/DC使用的主功率變換電路相比之下也是比較簡單。
綜合以上各方面的描述,做好AC/DC比做好DC/DC難。
但是多年來,無論是國內使用電源的廠家,還是高校和企業的電源界,普遍存在一種認識上的誤區:DC/DC比AC/DC難做;DC/DC供應商可以設計AC/DC電源,而AC/DC供應商做DC/DC就不行。
深究其中原因,很多人認為DC/DC工藝復雜,功率密度高,大量采用平板磁性器件,設計難。PCB一般采用多層板,而且目前高端的DC/DC一般由國外廠家提供。因此多年來逐步形成了一個定向思維:DC/DC難做;但是經過國內多年的積累,技術和硬件的差別和國外逐步縮小,平面磁技術,多層電路板加工配套,貼片器件工藝已經非常成熟。
認為DC/DC難做的觀點已有過時之嫌,因為AC/DC本身也是DC/DC,其核心部分是高壓DC/DC,有多種拓撲,其難度遠大于低壓DC/DC。至于功率密度和工藝,經過這些年AC/DC高功率密度電源的飛速發展,低壓DC/DC和高壓DC/DC已經區別不大。例如核達中遠通的平臺整流模塊48V/30A以及48V/60A已達到18W/inch3 ,其核心部分功率密度已達到48W/inch,和業界1/2Brick, Full Brick相差無幾。若除去高壓絕緣因素外,功率密度已達1/8Brick。國外C&D公司一款AC/DC的核心部分就是DC/DC。功率密度的差別越來越小。AC/DC電源由于功率密度的提高,大量的采用貼片元件,多層電路板,甚至全數字智能電源PFC和PWM芯片,工藝差別越來越小。DC/DC也變得越來越容易!
經過國內廠家多年的努力,實際已經證明:DC/DC廠家去做AC/DC成功的少,然而AC/DC廠家去做DC/DC成功的多。
編輯:Ronvy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7-4/20074291130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