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美國加州長灘市(Long Beach)舉行的2007 SID(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5月20日至5月25日)大會成為了各大LED/OLED廠家推出新品的大舞臺。其中樂金飛利浦(LPL)、劍橋顯示技術公司(CDT)、環宇顯示技術公司(UDC)都展出了代表公司最新進展的固態照明新產品。
LPL:下一代顯示技術
LPL展出的大批科技先進的顯示屏包括:像頭發絲般細、能產生1670萬種顏色的柔性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14.1英寸A4大小柔性彩色電子紙(e-paper) 顯示屏和6英寸e-paper顯示屏,兩款e-paper顯示屏由于具有功耗低且顏色輸出清晰可替換目前很多的紙產品。
而LPL推出的手機顯示面板也包括新加了很多功能和特色,其產品包括2.2、2.43英寸和3英寸OLED顯示屏。另外還有一款用于數碼相機的3英寸OLED顯示面板。
CDT:QVGA制式POLED(高分子OLED)顯示屏
這款160ppi(點每英寸)高清全彩顯示屏集成有CDT的POLED技術,由CDT在非晶硅薄膜晶體管(a-Si TFT)基板(由Casio提供)上使用Litrex 公司的噴墨打印機制備而成。
公司聲稱該項目開始于06年秋,并已能證明達到了在14英寸基板上生長顯示屏所要求的精度。
當然,160ppi高清晰度的實現,與Casio的底板設計、Litrex打印機的墨點精度以及CDT在墨水配方和最優化打印方面的實戰經驗是分不開的。
CDT相信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POLED用于顯示屏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多。
UCD:第二代深紅色PHOLED材料
UDC的第二代深紅色PHOLED(磷光有機發光二極管)發射器-UDC-RD26在SID大會上初次亮相,緊隨4月份推出的亮紅色發射器UDC-RD39之后。這兩種新材料可滿足OLED制造商不同的色度需要。
新品UDC-RD26亮度為1000cd/m2,CIE坐標為(0.67, 0.33),發光效率為19cd/A,相當于18%的外量子效率。在加速測試和初始亮度為1000cd/m2的情況下,UDC-RD26的工作壽命大約為9萬小時,其發光效率和壽命分別比第一代深紅色PHOLED發射器提高了80%和10%。
為了詳細闡述顯示屏三基色(紅、綠、藍)的色度,業內一般使用兩種色彩空間標準:NTSC標準(最初為電視制定)和最近的s-RGB標準(為顯示器、打印機和網絡制定)。 UDC-RD26與深紅色、NTSC標準相匹配,而UDC-RD39則適用于亮紅光、s-RGB標準。制造商可根據不同的顯示應用加以選擇。另外,兩款產品還專為大批量生產環境而設計。
UDC稱通過第二代PHOLED發射器的推出,UDC有能力向顯示屏制造商提供可提高顯示屏性能及制造兼容性的技術和材料。
編輯:Ronvy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7-5/20075241015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