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萬塊手機電池,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諾基亞還是承諾了要召回,或者說是置換。在手機電池事件層出不絕的時候,諾基亞的本次召回還是明智的。如果諾基亞的手機電池也出現傷人甚至死人事件的時候,聲譽受損顯然不是這個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所愿意看到的。這個人也丟不起。電池給許多廠商帶來尷尬,昔日的筆記本電腦電池事件塵埃剛落,手機制造商就又迎來了電池風波。當傷人事件不斷見諸媒體的時候,我們對手機電池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多了一份警覺。這對手機制造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來現在智能手機的流行已經使手機電池待機時間短成為手機發展的一道瓶頸,如今的不安全事件更是讓人們對手機電池的發展多了一份擔憂。
有媒體披露,問題手機電池的更換辦法是:對確實使用了該型電池的用戶,諾基亞會在全球統一采取DHL快遞方式送去新電池。對于在中國DHL尚未覆蓋的地區,諾基亞將采取其他快遞等形式,確保用戶收到新的電池。但是究竟客戶如何申報自己的電池在這個召回范圍內,并沒一個明確的說法,其中電池的驗證也是英文界面,筆者使用的是諾基亞的N70,也屬于BL-5C電池的在列機型,筆者致電諾基亞中國市場的客服熱線:4008800123,但撥了數次都沒有撥通,最后在網站英文界面下查詢,不屬于這次召回的范圍。
我們注意到諾基亞這次召回范圍涉及的比較廣,那么,諾基亞的這次召回的成本有多大呢?免費更換一塊電池,目前,BL-5C電池的市場價格在150元左右,當然各地可能有一些差別。再加上快遞費用,粗略估計,諾基亞這次急召4600快手機電池的花費在80億人民幣左右,當然,諾基亞的電池采購成本可能要更低,快遞費用也具體不同,但無論如何說,幾億美金的花費是不可避免了。
令人關注的是,諾基亞為什么要主動提出如此規模的召回行動呢?畢竟這涉及的金額和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作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品質肯定是諾基亞要追求的,而且也是它立足市場的根本,如果在自己的手機品牌中,出現手機電池造成的惡劣影響,那么是不能容忍的,這恐怕也是諾基亞實行本次召回的最大目的。何況,目前諾基亞在全球已經發現大約100起電池過熱現象,不過尚無任何嚴重人員傷害或財務損失的報告。
當然,我們還關注的是,本次召回對諾基亞全球老大的位置是不是會造成影響?三星已經超越了摩托羅拉,會不會繼續挺進?這個可能不是不存在,但起碼目前還有難度。這和當初的筆記本電腦的電池召回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據說,當初戴爾就是因為受困于筆記本電腦的電池召回,市場份額出現了一定的影響,才讓惠普超越,一躍而成全球第一大PC廠商。而諾基亞在這方面的底蘊是和PC市場不同的,它的市場優勢也不是一點半點。
8月初,IDC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諾基亞仍然是全球手機市場上的老大。第二季度全球手機廠商一共銷售了2.727億部,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6.5%。諾基亞的市場份額為37%,三星和摩托羅拉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3.7%和13%,其次是索尼-愛立信的9.1%,LG的7%。由于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優勢明顯,因此本次召回對它的影響應該不是很大。雖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對市場份額的改變相信影響不大。更何況,松下也要為本次召回支付一定的費用。
有一點深遠影響的是,諾基亞的本次召回會不會給蘋果iPhone以機會?盡管目前iPhone的銷售量無法使蘋果位居大手機廠商之列,但它已經促使競爭對手在改進產品的設計和用戶界面。蘋果甚至能夠使手機制造商對手機運營商的主導地位構成更大的挑戰,因為iPhone的營銷狂潮有助于迫使消費者更多地將手機看作是一件時尚產品而非實用工具。目前,蘋果的iPhone已經表現出一定的銷售旺勢,當諾基亞受困于電池風波的時候,對這種新興的手機制造商來說,就是一個機會。當然,這個機會能被放大到多少倍還很難說,畢竟蘋果iPhone的市場發展策略還有很大的局限性。毋庸置疑的是,諾基亞的召回,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品牌有更強的市場信譽和吸引力,畢竟這個全球手機第一品牌并非浪得虛名。
編輯:nansen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7-8/20078161025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