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7日,河北保定市北二環,原保定熱電廠粉煤灰廠。
這片土地的一半依然覆蓋著灰黑色的粉煤灰,隨著一陣北風掠過,粉煤灰揚天而起。一輛輛重型卡車正將這些粉煤灰源源不斷的運走。同一時段,一批重型卡車則滿載著土方徐徐駛來,將挖出的大坑填滿。
在已經完成類似工作的另一半土地上,風電產業基地的新廠房正在一片片拔地而起。
"這里曾是保定市環保的重災區,但現在已經變成了中國電谷一、二期規劃用地。2300畝土地中,已經有1200畝投入了使用,剩下的1000多畝正在抓緊治理。"保定市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素英說。
在園區西側,動作最快的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數座新廠房已接近竣工,銀灰色建筑在初具輪廓的風電產業基地內頗為醒目。
三大集團風電突進
在"中國電谷"一期規劃的風電產業基地中,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是進駐最早、占地最廣的企業之一。
作為國電集團的下屬企業,國電聯合動力從一開始就目標明確。一位國電聯合動力高管自信滿滿的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盡快成為行業前3名。"
這位高管還表示,該公司將在今年年內出產3臺1.5兆瓦風電樣機,一期年產能為200臺到300臺左右。按照計劃,該公司將在2009年快速形成規模生產能力,達到800臺風機的年產能。
"我們的規劃用地已經一增再增,由最初的60畝到現在的200畝。現在風電產業基地辦公室所在的這塊土地,以后也將成為我們的用地。"該人士還稱,"和天威風電等公司不同,我們并不存在找市場的壓力。"
毫無疑問,國電聯合動力進軍風電整機生產領域,是國電集團拓展風電產業鏈的一步棋子。同時,國電集團旗下另一公司國電龍源集團在風電開發領域的強勢背景,使得國電聯合動力獲得了天然的市場優勢。
事實上,作為國電聯合動力的第二大股東,國電龍源集團已是國內最大的風電投資商。
資料顯示,截止到2006年底,龍源集團擁有全資、控股風電公司26家,并已在全國12個省(區)投資建成風電場32座,運行總裝機60萬千瓦,占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的35%以上。
而就在同一園區,國電的兩大對手也正在摩拳擦掌。其中,天威風電同樣將年產能目標設為800臺整機。
天威風電成立于2006年3月,系保定天威集團上市公司天威保變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的注冊資金一增再增,2007年6月已由最初的2000萬元增加到1.5億元。
"天威風電整機廠一期工程預計需要投資1.6億左右,二期工程則需要5到6億元。"天威風電總經理龐濤說,"但融資方面并不存在太多問題,無論是天威集團自身,還是即將入主天威集團的兵器裝備集團,以及銀行,都可以滿足天威風電的發展需求。"
由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此前已與保定市簽訂了<建立"保定中國電谷"建設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議>,龐濤對于天威風電的未來頗為樂觀。"兵裝集團若入主保定天威,將對天威風電的發展有很大幫助。"龐濤說。
而除國電集團、天威風電之外,中航二集團也已在此壓下重兵,其旗下的中航惠騰和中航惠德兩家風電企業已經落戶中國電谷,并形成互補之勢。
中航惠德一位人士稱,"中航二集團已經將風電和新能源作為集團民品業務的一個重要方向來發展。"
研發之困
但風機市場的形勢并非一片大好,擺在國電集團、天威集團和中航二集團等面前的兩大問題赫然在目——自主知識產權缺失和組配件能力的薄弱。
"目前,國內上馬的風電項目很多,加起來達到40家左右,但大多數并不具備研發能力,而是采用引入許可證這樣的方式來彌補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國內風況不同,許可證也不能改動,產品出廠后還會被提取專利費,可謂先天不足,水土不服。"龐濤說。
據保定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馬學祿介紹,在工具、設計到模具等多個方面,國外的專利已經超過了2萬件,但國內的專利數量只有800件左右。
面對這種情況,三大國企紛紛選擇了聯合設計這條道路。
上述國電聯合動力高管表示,國電準備生產的1.5兆瓦機型是和德國一家設計公司聯合設計的,并可根據國內情況修改,這也有利于通過交流和探討建立自己的設計隊伍。
該人士還表示,在維斯塔斯等風機廠家之外,歐洲已經出現了一批專業的風機設計公司,同它們打交道的成本更低。"中國企業現在已經不缺資金,遇到合適的公司可以直接采取收購的方式來彌補知識產權方面的不足。"
據記者了解,中航惠德的1兆瓦風機機型也是同一家德國公司聯合設計而成。
而在聯合設計之外,天威風電已經開始上走自主研發之路。"天威風電已經參與3兆瓦海上風機項目的設計工作,目前該項目已經通過了科技部專家的初步評審。"龐濤說。
但龐濤同時表示,現在天威的風電產品仍然以聯合設計的1.5兆瓦陸上風機機型為主,3兆瓦風機預計到10年后才會開發出來。
此外,三大國企風電公司的高管紛紛向記者表示,組配件能力的不足已經開始制約工廠產能的實現。
龐濤認為,國內組配件加工企業設備和技術都頗為陳舊,在一些關鍵部件上無法達到風機的生產要求。
"例如主軸軸承這一項,國內乃至世界整機廠的主軸軸承都要從瑞典SKF和德國FAG兩家采購,如果直接訂貨,訂貨周期長達16個月。"龐濤說。
在這種情況下,實力雄厚的國電聯合動力已在開始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上述國電聯合高管表示,"中國電谷"雖然擁有華翼、惠騰、科諾偉業等一批風電組配件企業,但由于其他地方一些公司在去年的國產化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出于提升競爭能力、抗風險的考慮,國電聯合動力將逐步延伸產業鏈。
"目前,我們的風機廠內已經設有葉片車間和控制系統車間,也在考慮和主軸軸承供應商合資建廠的事宜。"上述國電高層說,"其實,維斯塔斯、GE風電等一直在拓展自己的產業鏈,這也是一種趨勢"。
編輯:nansen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7-8/2007830921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