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以加工貿易起家,如今卻處處面臨危機。對此,東莞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促進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轉型升級。這使加工貿易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位于塘廈鎮的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90年代起步時,僅僅是一個來料加工型小工廠,在國內外競爭的壓力下,路子越走越窄。從2001年起,企業告別了貼牌的經營方式,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和國內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走上自主創新,打造自有品牌的道路。
記者譚倩:“我旁邊的這些產品都是志成冠軍自主研發的新產品,那根據我們的了解,依靠這個科研平臺,這幾年志成冠軍每年都有3到5個新產品投入到市場。”
目前,這家企業已經成為全國電力電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不間斷電源設備與技術委員會籌備單位,這意味著不間斷電源設備的系列國家標準,將由它牽頭組織編制。
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歐陽秋桂說,通過產學研的合作,不僅僅是企業從技術到產品實現了升級,同時也給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使企業走上了超快速的發展道路。2001年,公司產值不夠一個億,只有七千多萬元,去年的產值突破八個億,達到了8.57億。公司的經濟實力通過技術實力的提升,增強了競爭力,經濟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自主創新不僅是企業自身內在的動力和需求,增強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也成為東莞推進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促進產業升級一個突破口。因此,東莞市從2006年起就開始實施“科技東莞”工程,連續五年每年拿出10億元,以發展擁有自主品牌、自有技術的“兩自”企業為抓手,扶持引導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抓緊松山湖、虎門港和東部工業園三大平臺的建設,為東莞產業升級搭建平臺。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冷曉明指出,過去東莞的發展主要還是靠資源驅動型,靠土地、低成本的勞動力。現在,在轉型的過程中,東莞側重于要向創新驅動型發展,從過去的單一地營造招商引資的環境,到現在向營造創新環境,推動企業創新這方面來進行轉型,應該講,通過這幾年的工作,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截至目前,東莞市共有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69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434家。另外,去年東莞市還申請專利13842件,專利申請量首次名列全省第三。而今年第一季度,東莞市就為54家企業發放研發資助資金5243.4萬元。
目前,東莞市正在研究建立促進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服務中心、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獎勵基金和加工貿易企業內銷快速通道;計劃組建口岸保稅物流中心,創新加工貿易電子審批和監管模式;組建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合伙公司,實行科技優惠政策向外企開放,推動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
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歐陽秋桂說,政府支持它不僅僅是錢的本身,更重要的是體現了精神上的一種激勵,說明政府導向,引導企業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政府這樣扶持我們,我們沒有理由不把企業辦好,沒理由不搞好自主創新。■
編輯:ronvy
來源:東莞電視臺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8-6/20086695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