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工業和通信業的恢復重建工作有序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工信部網站發布的消息,汶川大地震后通信業恢復重建工作有序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截止今年3月底,四川、陜西、甘肅3省已開工項目3549個,竣工項目2709個,累計完成投資124.2億元,完成災后重建規劃總投資的63.7%。2009年計劃投資55.8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8.4億元。
在通信設施恢復重建進展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四川、陜西、甘肅3省已開工項目3549個,竣工項目2709個,累計完成投資124.2億元,完成災后重建規劃總投資的63.7%。2009年計劃投資55.8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8.4億元。
一是公眾通信網重建工作積極開展,村通工程相對滯后。截至今年3月底,固定通信網方面,交換機容量達68.9萬門,寬帶接入設備容量41.7萬線;移動通信網方面,核心網容量達774.1萬戶,建設移動通信基站5817個;傳輸網方面,光纜37084皮長公里,電纜5419.8皮長公里,傳輸設備超7855端,業務用房面積29.7萬平方米。新開通電話行政村651個。
二是通信用戶快速增長,網絡與市場協調發展。截至今年3月底,3省災區移動電話用戶凈增數超過200萬戶。
三是農村信息化建設進展順利。四川積極推動農信機在災區的推廣使用,提供智能遠程廣播、短信群發、電子黑板、農信通等業務;
甘肅移動結合村通工程,對災區實施了農村信息化建設,擴大數據網絡容量,提高災區信息化水平,滿足了用戶語音、移動數據業務的需求;陜西移動第一季度完成災區集團客戶專線建設43處。
電信在城市地區按照“光進銅退”的建設思路,積極推廣EPON等先進設備,著力提升數據網絡的接入帶寬和安全保障。在信息化相對薄弱的農村地區結合光纜建設,采取多種手段,重點解決鄉鎮一級行政單位寬帶接入的問題,增加開通村通基站,填補因地震所造成的農村通信盲點。
四是積極實施災后設施共建共享。截至2009年3月底,四川建設完成規劃內2個共建共享工程(“寶興-小金”和“黑水-刷經寺”光纜共建共享)、規劃外的傳輸光纜共享項目(“阿壩-隆日”),開工建設5個光纜共建項目(“日隆-鄧生”、“江油-桂溪-北川”、“桂溪-南壩-平武”、“小金-丹巴”和“壤塘-觀音橋”光纜共建)。此外,積極推進軍民共建工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企業參與的各項共建工程均進展順利。■
來源:C114
http:m.mangadaku.com/news/2009-5/20095111025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