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年一屆的奧運會即將在倫敦開幕,為了迎接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英國政府重整了超過200公頃的土地。其中,45公頃土地被用于為包括翠鳥、蝙蝠、水獺和草蛇在內的一大批野生動物創造棲息地,而其余的土地大多被建成了公園。
2012年倫敦奧運會
根據奧運發展局(ODA)和倫敦奧組委(LOCOG)的說法,這項城市公園項目是歐洲150年來最大的項目之一。同時,這一項目還是奧運發展局兌現創造史上最環保奧運會的承諾的一部分。
國際奧委會(IOC)鼓勵主辦城市將如何應對奧運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納入籌辦計劃,但是國際奧委會并不要求主辦城市一定要完全實現目標。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主辦城市分別提出了迥異的環保計劃。
倫敦奧運會的環保目標之一是減少建設奧林匹克公園過程中的碳排量。主辦方希望能將其在2006年建設標準的基礎上減少50%。 其他目標還包括將永久建筑的能源利用率提高至少15%,以及回收使用廢棄垃圾。但是環保主義者表示,國際奧委會應該制定出更高的標準,并要求之后的所有主辦城市制定可計量的目標。
倫敦奧組委的努力并非大獲全勝。但組織者們沒能從可再生資源中取得公園所需能源的20%。他們原準備在園內使用一個大型風力發電裝置,但這一計劃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燃燒天然氣的熱能發電車間。
但是他們依然達到了總體降低50%碳排量的目標。這是通過為倫敦市長提出的學校及住宅低碳計劃注資達到的。
然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英國分會的里維斯(Lewis)表示,倫敦奧運會的組織方應該挑選真正關注“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方。
他說:“有些奧運贊助商并不在意奧運會是否會促進可持續發展,因此他們絲毫沒為增加環保遺產做出貢獻。在讓奧運會變得更環保這件事上,他們完全沒幫上忙。”
倫敦奧運會的環保項目是否成功最終取決于其能否留下惠澤后代的環保遺產。組織者希望,幾十年之后依然能在現在開展項目的土地上見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8月中旬奧運結束之后,奧運設施將被轉交給非盈利的倫敦奧運遺產開發公司(London LegacyDevelopment Corp)運營。奧林匹克公園將更名為伊麗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同時將在2013年夏天向公眾開放。<
http:m.mangadaku.com/news/2864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