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LED總產量為200億顆,行業發展十年后,國內外延和芯片廠家發展到近百家,2011年年度LED產值為1560億元,其中外延和芯片部分產值為65億元。
10年前,曾經險些被邊緣化的LED產業,依托藍光的出現和大功率技術的突破,以及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當前LED產業已成為最具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之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兩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10年的發展,我國LED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應用領域逐步擴大,一批骨干企業成長起來,多家企業成功上市。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成為當前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成績顯著
我國LED產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真正的大發展在近10年。2003年,科技部、原信息產業部、教育部、建設部等共同組織實施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隨后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也不斷加大對LED產業及應用的投入。在各部委的推動下,我國LED產業取得了快速進步,產業規模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1年全行業總產值為1500億元。“2003年開始,國內外延和芯片企業僅有廈門三安、大連路美、上海藍光、藍寶、山東華光、江西欣磊、石家莊13所等十幾家企業。2003年中國LED總產量為200億顆,行業發展10年后,國內外延和芯片廠家發展到近百家,2011年LED產值為1560億元,其中外延和芯片部分產值為65億元。”亞威朗光電(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閆春輝博士對記者表示。
在產業規模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技術水平也顯著提升,量產的器件發光效率提高到110lm/W以上,與國際先進水平不斷縮小;封裝技術向倒裝、集成封裝發展,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制的金屬有機源、藍寶石襯底得到大規模應用,金屬MOCVD樣機研發成功。特別是我國硅基(硅襯底)LED技術水平和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電流密度35A/cm2下,硅襯底藍光LED器件電光轉換功率效率達到50%~55%,封裝成冷白光LED器件,其發光流明效率達到120lm/W~130lm/W,達到了目前藍寶石LED主流水平。在電流密度5A/cm2下,硅襯底藍光LED器件電光轉換功率效率達到55%~60%,封裝成冷白光LED器件,其發光流明效率達到145lm/W~160lm/W。從小尺寸(0.2mm×0.2mm)芯片到功率型芯片(1.1mm×1.1mm)均實現了小批量生產,分別應用在彩屏、數碼管、手電筒、球泡燈、路燈等方面。到目前為止,在硅基LED研究和產業兩方面,我國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政策助力
LED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內容,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鼓勵政策,當前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是與國家出臺鼓勵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分不開的。為支持LED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有關部委在技術自主創新、技術升級改造、鼓勵推廣應用等方面長期給予重點扶持。
安徽澤潤光電有限公司總裁陳和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各級政府、機構對LED產業的扶持方式,已經從投資扶持為主轉向市場應用推廣扶持為主。“上到國務院最新發布的LED節能照明產品補貼模式,下到當前各地方政府逐漸淡出MOCVD產線投資補助模式而轉向支持區域內企業對本區域新興LED節能照明市場的率先占領,都佐證著應用端推動已取代投資端推動成為扶持LED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式,這既是一個產業發展轉型期的重要標志,也意味著LED照明市場已經到達了大規模市場化應用的前夜。”陳和生表示。
作為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LED和半導體照明作為重點內容,列入國家提出培育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之中。今年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節能惠民工程,國家財政對4項產品進行節能補貼,包括高效照明(含節能燈和LED燈)。7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2/2013年度財政補貼政策推廣半導體(LED)照明產品。為支持LED和半導體照明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連續多年安排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作為支持LED的自主技術創新的重要措施,用于關鍵技術突破、工藝技術開發、測試方法研發和服務能力的提升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新形勢下困擾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還很突出。短期內,產業出現階段性和結構性產能過剩。長期內,困擾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尚未取得根本突破,產業結構依然不合理。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LED產業的發展之路將不會一帆風順,產業正處于培育和發展的關鍵階段。LED產業發展要遵循一定的生命周期和發展規律,產業快速發展后,要經歷一定的調整。技術創新和政策引導是推動LED產業發展的雙重動力。<
來源:互聯網
http:m.mangadaku.com/news/3567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