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概念上說,在動力鋰電池的技術中,凡是需要進口的材料技術都屬于高科技,否則就不需要進口,一個完整的產品形態的價格因此視其進口部件的多寡而表現為高與低。
鋰電池電芯的關鍵材料有四種: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在組裝成動力電池時,又可以分離出組裝配件這一材料大類。對于動力電池而言,電解液和隔膜的進口狀態推高了和繼續推高著動力鋰電池的成本,從而導致國內相關行業的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目前隔膜、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這四個部分總共占到動力電池成本的85%,分別約為25%、15%、30%、15%,從需要進口的電解液材料來看,六氟磷酸鋰是生產電解液的最主要原材料,其占電解液成本的50%左右。目前全球范圍內只有中國、日本實現了六氟磷酸鋰產業化,但關鍵技術掌握在關東電化學工業、森田化學等幾家日本企業手中,國內只有金光高科有限公司、天津化工設計研究院、天津金牛等少數企業能生產,但產能較少,品質與國外也存在很大差距。這導致我國的六氟磷酸鋰主要依賴進口,價格制定權為日企壟斷。
而另一種技術含量更高的鋰電池隔膜材料進口依賴度更高,這是因為國產隔離膜相比國外優秀隔離膜的主要區別在國產的一致性差,使用國產隔離膜會導致電池質量不穩定,特別是動力鋰電池領域要求內部每個電芯的參數必須高度統一,而國內企業很難解決。國內很多企業上馬鋰動力電池時光看市場,不看技術,甚至看市場也并不全面,造成一些誤判。正是這種非全面的認識能力使得企業在真正實行生產時會因進口造成的技術成本高企而影響到國內的行業發展。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技術壁壘制約國內鋰電池業發展
http:m.mangadaku.com/news/39479.htm
http:m.mangadaku.com/news/39479.htm
文章標簽: 鋰電池業/電解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