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大陸LED行業鬧劇重重,從年初的德士達老板跑路開局到現在的大眼界光電「欠款門」事件,LED行業總在告訴人們,現實是如此的殘酷。從整體上看,中國大陸LED市場份額有所上升,但是LED產值更大的攀升,讓企業明顯的感到了壓力。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大型LED企業頻繁的倒閉證明了LED行業危機超出了行業正常洗牌的范疇。說到底,LED火了,也讓LED行業自身上火了。LED產品節能環保不假,但是這不是人們投向LED事業當中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動機,有錢賺,才是硬道理!
在宏觀政策的指引下,中國大陸LED產業快速發展,但是受制于價格、技術、產品等方面的影響,終端市場處在疲軟狀態。即便是這樣,依舊眾多企業轉投LED產業或者眾多大型LED企業繼續擴充產能,給市場造成更大的擠壓,出現產能過剩的狀況。進而很多LED企業也到了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尤其是LED中上游產業,在市場競爭中,產能成為市場競爭力的一部分,企業需要具備較大規模,同時設備投資成本高,造成了企業在遇到經營風險時,不好快速掉頭。而為了讓企業正常的運作,只有接受地方政府的條件誘惑而去地方投產。
LEDinside記者統計到,目前地方政府吸引LED企業到地方投產的條件大體有以下方面:
第一、土地支持,大型LED企業廠房占地面積較大,沿海發達城市工業基礎完善,政府對一般性企業投產給予的土地支持力度小,而二線城市希望靠LED這樣的新型產業帶來財富,在土地上給予支持作為企業到地方投產的一種鼓勵;
第二、配套設施的支持,不少地方政府為了吸引到優質企業到地方投產,而完善投資區周邊的配套設施,這些配套設施既有交通運輸方面的硬件設施,也有銷售通路的軟性支持;
第三、企業所得稅收減免支持,這是最普遍的招商引資方式,通常實施的方法有三免兩減半,即3%的地方所得稅免掉,將30%的國稅實行兩次減半達到7.5%,有的甚至設立保稅區來吸引企業前來投資辦廠;
第四、財政補助與科學技術成果獎勵,這個在LED行業中是非常普遍的,因為LED產業為新興產業,給地方增加的GDP的含金量較高,也能優化產業格局,所以會拿到財政支持和科技獎勵。
五、地方政府工程支持,企業到地方投產之后變可以拿到當地的節能改造項目或者是其他工程項目。
不少地方政府除了吸引LED企業去投資,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而為了拿到政府支持而到地方投資的LED企業也不在少數,只是LED企業在到地方投產之后遇到地方政府支持兌不了現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從而出現了眾多LED項目工程變成「爛尾」。
同時,目前,不少地方地方政府做法是需看到企業的機器運作才能給到企業承諾的支持,為此不少企業迫于無奈而支撐著開機生產,導致高水位庫存壓力。為了緩解庫存壓力,企業開始降價甩賣,這樣就毫無利潤可言,最終導致虧本;還有部分企業為了緩解庫存壓力,將產品賒銷出去,造成巨大的應收賬款,增加企業財務風險。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m.mangadaku.com/news/3996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