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常重視新能源產業發展,設立規模達35億元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繼啟動龍崗核電產業基地、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光明太陽能產業集聚區、南山智能電網產業集聚區等基地建設。同時,深圳加強新能源產業鏈招商,目前累計引進新能源產業鏈相關項目共20個。其中,光大國際設立環保工程中國區總部、德國西門子智慧城市應用中心、美國杜邦太陽能二期生產增資等14個外資項目,涉及投資金額28.36億美元;中國城建國家級新能源電池研發基地、中國英利能源南方生產基地等6個內資項目,涉及投資金額45億元人民幣。這些項目主要分布于太陽能、光伏、新能源電池、生物質能等行業的高端研發環節,引領帶動作用明顯。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窗口,深圳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產業結構調整、傳統產業升級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深圳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狀況值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多個環節逐漸上馬大型項目,資金投入、人員投入、科研投入等諸多工作逐漸落實后,新能源產業有望成為深圳的另一個標簽,中國新能源之都的美譽很快便會被深圳摘取。
一方面,雖然對傳統火電和水電的依賴較高,但深圳從來就沒有放棄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核電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大亞灣核電站不僅為深圳電力供給保駕護航,還為香港地區運送電力。清潔高效電力構成使深圳常年擺脫環境污染問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多重豐收一直為深圳市民所津津樂道,而廣州、上海、北京等國內一線城市與深圳能源結構相比有明顯差距。
另一方面,深圳是高科技之都,技術攻關、設備研發工作是深圳的巨大優勢,以國內外知名企業為核心組件的高新技術園區和研究基地逐漸成為新技術的孵化地。光伏、新能源電池、生物質能等高端研發環節正是未來深圳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重心,而前海實驗田的逐漸開工會激發更多的市場活力。上游高端研發、下游電站建設等環節未來能為深圳掌握新能源產業核心環節奠定基礎,深圳新能源產業將會引領南方新能源產業的快蓬勃發展。
中投顧問《2013-2017年廣東省能源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11年以來,廣東省水電、核電和風電裝機容量持續提升。從大亞灣中國大陸第一個商用核電站起步,核電發展先行一步的廣東已實現了從高起點起步向規模化發展的轉變,具備快速做大核電規模的良好條件。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已全面建成投入商業運行,大亞灣核電基地2012年度上網電量再創歷史新高,達451億千瓦時,約相當于廣東全省用電量的10%。(作者系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 新能源行業研究員 蕭函)<
來源:和訊股票
http:m.mangadaku.com/news/4634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