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業競爭的日益加劇導致各個企業對成本控制提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高度, 成為各個企業管理考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考核指標。 不能很好的有效的控制整體成本,產品將沒有競爭力, 企業將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所以成本控制對企業家、工程師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本人針對電源生產制造企業在成本控制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提供了幾點粗淺的認識共大家參考。
成本的控制應該是從電源設計階段就應該加以充分的考慮, 最大限度的考慮降低產品的整體成本。這其中包括采用電路方案的選用, 低成本元器件選用,最優生產制造工藝選用等等。 設計出滿足產品的電性要求的產品應該是比較容易的達到的, 但是要在可靠性,價格,優良的電性中達到最佳合理的分配,則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滿足的。
低水平的設計師主要從滿足產品的電性指標和可靠性要求出發去設計產品,但是往往設計出的產品可生產性差,價格沒有競爭力,這樣的設計是不成功的。經驗豐富的設計高手則根據所需滿足的電性要求,可靠性要求,使用環境,使用對象,從取得最優的性價比出發來設計產品。 在考量了以上眾多因素設計出的產品,則將在最后的市場競爭拼殺中脫穎而出。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生產機器及設備生產電源產品,是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現在自插技術和表面貼裝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于電源產品中。其目的就是盡可能少的采用人工。 因為人工成本的增加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 同時人工會跟多的造成差錯,提高產品不可靠因素。這些都會增加生產成本。 根據產品特點,使用環境及客戶要求選用自插或表面貼裝技術,將使得產品一致性大大增加, 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電源生產的特點是所有產品必須進行老化。 而老化將使電能白白消耗掉。對于高功率電源其所占成本將非常可觀。 對于一個輸出功率為1000W的通訊電源產品, 其老化時間一般需要24小時,那么老化的費用將約為:1000W/0.8*0.83*24/1000=16元(人民幣)。(注0.8為電源轉換效率,0.83為電費,24為老化時間)。此尚未包含產品加工成本及利潤。為了減少老化費用, 目前很多企業已經采用了能量回饋技術,該技術可以將老化能量轉化成交流電回饋到電網中。 那么實際的損耗將為因電源本身轉換效率而產生的損耗。同樣是上述1000W輸出電源, 其老化費用將約為:1000W/(1-0.8)* 0.83 * 24/1000/0.85 = 4.7元(人民幣)(注:0.85為逆變器轉換效率)。 老化費用節約了70%。這是非?捎^的成本節約。當然這是要先付出一定代價的,要先投入一筆巨資。 但是,從保護環境,從提高競爭力,從長遠來說, 還是值得的。
控制成本的一個主要手段是降低生產人工成本。 這是比較直接的方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各大電子產品制造企業不斷的將其制造工廠向低成本加工區域轉移或采用就近供貨的方式設立加工基地。珠三角和長三角經過多年經營,人工成本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未來珠三角將面臨來自越南及內地的競爭。越南將成為亞洲下一個低成本加工基地選擇。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必須有供應鏈的配合。 不過事在人為, 珠三角是這么走過來的, 越南也會找到起步的辦法。 因為他們有吸引企業家的優勢---低人工成本。
但是即使未來數年后越南成為新的電子加工基地, 珠三角的大部分工廠還是要生存的。 如何有效的生存下去,是每個企業家必須考慮的問題。 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則將被淘汰。因此電源生產廠家未來將進入一個洗牌階段。除了企業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是有效生存下去的必要途徑。而上述所提關于成本控制的敘述,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切實做好的幾個方面。而且我想也是珠三角企業多年來仍能立于不敗之地的原因之一。
編輯:ron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