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四季度,隨著智能電網和新一輪農網改造的啟動,電力設備行業將繼續呈現向好勢頭。不過,有業內人士提醒,在一片大好的市場形勢下,中低端電力設備市場也存在著產能過剩的隱憂。
電力設備行業持續向好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特高壓和新能源建設將成為拉動電力設備行業發展的三駕馬車。未來幾年智能電網總投資預計為1萬億元,數字化變電站的建設和改造工作將全面鋪開。特高壓總投資將高達4000億元,其中設備投資將達到2500億元左右。“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也將出臺,從2011年到2020年新能源發展總投資預計將達到5萬億元,核電將成為增長最快的新能源。
此外,近期多個省區相繼宣布啟動第二輪大規模農村電網改造工作,這標志著為期三年的新一輪農網改造就此拉開序幕。在農網改造中,受益最大的行業就是電力設備制造業,預計這一輪農網改造的投資金額將會超過3000億元,而改造工程投資將有較大的一部分是用于線路的升級以及老舊破損設備的更換,這對于電力設備制造企業來說,將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新一輪的農網改造工程又將推動電力設備制造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業內普遍認為,電力設備市場已開始向清潔能源設備制造轉型。由于火電投資高峰期已過,火電設備產銷量將繼續出現萎縮。水電設備與電機產品因下游需求增速趨于平穩,銷量不會出現明顯增加。火電設備需求萎縮,為風電、核電等新能源領域的裝備發展創造了條件,新能源設備將盡顯商機。
電子互感器和節能變壓器受迎來發展良機
數字化變電站的發展是建設堅強統一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互感器作為數字化變電站中的基礎設備,將逐步取代傳統互感器。因此電子互感器市場將成為二次設備企業爭奪的重點之一。
另一方面,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將使節能型配電變壓器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據了解,配電變壓器處在電力系統的末端,廣泛應用于農網系統。由于農村電網中的季節性負荷居多,全年輕載或空載運行時間長,現有配電變壓器的損耗約占農村電網損耗的60%-70%,而整個配電網損耗又基本占到全網損耗的70%,是整個電網損耗的主要部分。因此,借助此次農網改造升級,推廣和應用節能型變壓器已成必然。
需警惕產能過剩現象
盡管發展形勢向好嗎,目前電力設備制造行業的產品銷售價格卻難以合理提升。特別是在技術附加值低的中低端產品市場中,壓價競銷的情況相當普遍。造成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就是盲目投資、產能過剩、供大于求。
據了解,目前僅電力變壓器的生產企業保守估計就超過千家,電線電纜行業內的大小企業更是達到近萬家之多。這些行業的生產能力超出了市場需求,出現了嚴重過剩。此外,由于門檻低,不僅使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低,而且使一部分根本不具備生產能力、質量控制和檢測等必要手段的企業得以混跡其中,加劇了行業內的無序競爭。■
http:m.mangadaku.com/news/2010-12/2010123952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