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限行令”下,車牌搖號比例已經超過28:1,激烈程度讓很多人望而生畏。而此時,北京再次出臺一條新政“凡是購買電動車的車主,除將享受一定的優惠補貼外,還將享受不搖號、不限行、不納稅(國家代付)的優惠政策”。與此同時,科技部、工信部和國資委也都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分別為《國家“十二五”電動汽車科技產業化重大專項項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央企純電動車資規劃》。從三大政策的細則可以看出,三部委已經將關注及投入重點統一到著重發展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產業化方向上,同時也將加大對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推廣力度。并且,未來十年將會注入近千億元的投入,足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
作為華東地區的中心,上海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不遺余力。2010年,國內41個重點城市已建成的電動汽車充電站76座中,上海的建設力度是最大的。今年4月份,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全球知名汽車公司沃爾沃旗下子公司與上汽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將在上海籌建合資公司,用以研究開發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由此可見,上海新能源汽車建設已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由于新能源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作為核心動力儲能設備的超級電容器也步入高速發展的階段。”電子工業學會負責人介紹到,超級電容器是當今最先進的儲能設備。以往的儲能設備都是由電能轉變成化學能,再由化學能轉變成電能,兩次轉變能量有損失,超級電容器直接充電,再直接放電,能量形式沒有轉變,能量也沒有損失,充放電效率高達 98%;經濟價值大,成本只有鉛酸電池的 70%。超級電容器電動大客車以環保、節能、成本低的優勢性能,成為了公共交通現代化的最佳方案,同時也是航空航天、軍事、環保方面的生力軍。
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的汽車動力電池主要有以下四種:最低檔的為鉛酸電池,污染重,目前只用于電瓶自行車。較低檔為鎳氫電池,特點是價格昂貴,行駛很短,電動汽車上沒前途。再好一點的是磷酸鐵鋰電池,價格較貴,目前大部分電動汽車已經使用,并實現一次充電行駛100~120km。接著就是需要啟動汽油機的混合動力來延長里程,但安全風險較大。最好的是超級電容動力電池,價格便宜,免維護,10~50萬次的充放電循環壽命,會成為動力電池的主流。
“正是由于市場前景廣闊,越來越多超電企業正不遺余力的開拓市場。”行業人士稱。在如此的大環境和眾多政策支持下,由中國電子學會、廣東省電源行業協會及廣東振威國展展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行業展會——上海國際超級電容器產業展覽會(CSCF),將于 2011 年 9 月 19-21 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屆時,CSCF將攜手Maxwell、LS、巨容、奧威、百納、匯普、合達、巨力、時代超聲、惠程、立塬、富來森、蘭格、贏合、吉陽、友煜自動化、永興業等知名國際超級電容器產業鏈企業共同打造行業的盛會。
“可以預見,超級電容器的利好時代已經來臨。”上述負責人還透露,針對行業當前的發展勢頭,展會還將同期舉辦 “2011 中國電池技術創新(上海)論壇”,作為專業的技術論壇,組委會邀請到眾多的國內外相關行業專家學者到現場與展商觀眾面對面的深度交流,商討新政策下引發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應對策略等,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此外,今年初,我國針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政策正式出臺,新政策選擇上海、深圳等5個城市作為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市場人士指出,這將成為超級電容器進一步發展的契機。
由此可見超級電容器上下游產業發展必將受到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它的用途決定了其戰略價值,全球各主要國家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研發。有鑒于此,國內外知名的超電企業紛紛摩拳擦掌,通過上海超級電容器展這個有效的展示平臺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http:m.mangadaku.com/news/2011-4/20114281728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