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應對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共同選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指明了,我國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新能源車以純電動汽車作為主要戰略取向,明確提出了階段發展規模目標和推廣路徑,尤其對2015年新能源汽車最高時速、最低行駛里程以及電池的各項指標制定了比較明確的目標,同時提出加快推廣應用和試點示范,并積極推進充電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將加快規劃實施
以杭州為例,目前,在杭州市政府發布的《杭州市電動汽車充電站近期建設布點規劃》的指導下,采用模塊化、集約化設計思路,開展充換電站典型設計和建設工作,前期已開展建設了布點覆蓋主城區、各縣(市、區)的充換電服務網絡,并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服務“蘇滬杭”、“杭嘉湖金紹”跨城際網絡。正在完善的服務網絡提供政府開展規模化車輛應用的支撐。
杭州主城區面積較小,人口、建筑密度高,雖然單個充換電站點占地面積較小,由于布點規劃未納入杭州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和城市建設規劃,隨著服務網絡布點的完善和深化、政府推廣工作對服務網絡的要求不斷提升,城區、城際充電設施的落點、用地難等問題仍日益凸顯。《規劃》對試點城市的重點側重,對充電設施納入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和城市建設相關行業規劃的要求,將有效促進杭州充換電服務網絡的優化、完善。同時,日漸完善的服務網絡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在杭州的規模化推廣,形成新能源汽車應用的良性循環機制。
攻克電池技術迫切要求拓展充換電網絡
制約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之一是動力系統,而動力系統中動力電池成組技術研究滯后、循環壽命短等因素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應用的首要問題。目前,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只進行單體電池和電池模塊(5個及以下單體電池)安全性測試,對電池組尚無安全、性能標準進行測試。具體說來,當前動力電池產品,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據悉,國家有關部門將設立一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國家財政支持專項,集中新能源汽車科研和生產方面的優勢力量,組織強有力的國家團隊,攻克電池、電機、控制系統及整車的研發和制造技術。同時,將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標準,特別是在動力電池安全標準、檢測等方面的研究與制定。
電池技術一旦被攻克,將有效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這也迫切地要求,充換電網絡建設應加大拓展步伐。
電動車推廣促進充換電網絡建設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不完全統計,2012年上半年汽車整車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3167輛,其中,純電動汽車3021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46輛;銷售新能源汽車3525輛,其中,純電動汽車344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81輛。而《規劃》在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時,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并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給予補貼,逐步擴大公共機構采購新能源車的規模等。政府的支持力度增大,在支撐車輛規模化應用的同時,也將促進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的建設與運營效率。<
來源:互聯網
http:m.mangadaku.com/news/29234.htm

